金屬包裝是中國包裝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值約占中國包裝工業總產值的10%,主要為食品、罐頭、飲料、油脂、化工、藥品及化妝品等行業提供包裝服務。金屬容器包裝行業發展速度如此之快,首先得益于相關行業的大發展,產品品種和產量大幅度增加,出口量不斷增長。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使中國成為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市場商機一方面吸引外商紛紛來我國合作辦廠,另一方面,相對較低的“行業門檻兒”也使涉及該領域的民營企業、鄉鎮業增多。
據統計,2000年我國金屬容器中主要產品的總量為192萬噸,其中鋁質兩片罐70億只、馬口鐵三片罐(包括飲料罐和罐頭)約60億只,氣霧罐6億只,各類瓶蓋及易拉蓋近500億只,20-200升鋼桶約4000萬只,其他各種固體產品包裝桶罐50多億只,外印鐵約143億印次。
整個行業在“八五”期間達到了發展的鼎盛時期。但外商紛至沓來、鄉鎮小企業及個體戶盲目上馬,加之宏觀失調,造成市場供大于求,1996年開始全行業逐步進入低谷。1996年到1999年末,大部分企業業績下滑,連續四年行業虧損面擴大,許多企業陷入困境,不得不關停并轉 :福建聯建集團改組 ;上海嘉多寶、廣州美特、天津美特先后關閉;美國波爾集團三片罐全面撤出中國市場,所有三片罐設備拍賣。二片鋁罐也是如此,全國26條線的生產能力達110億只,但市場僅需求70億只左右,占生產能力的63.64%。但隨著中國加入WTO和市場變化,國內外相關行業的發展將拉動本行業逐漸走出低谷。有資料顯示,到2000年,全行業總產量已由1996的143萬噸增長到192萬噸(含冷熱軋板鋼桶),金屬包裝行業正在復蘇。
我國金屬包裝行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復引進、設備閑置、浪費嚴重
2.原材料供求脫節
3.市場無序、低價競爭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德、日、英、美、法等國都研制成功了能完全代替馬口鐵的覆膜鐵,這是劃時代的進步。現在發達國家已采用厚度為0.07-0.12mm的極薄鋼板制作桶、罐,而且采用合金鋁板制作的罐頭已能用微波爐加熱。
在國內,隨著市場繁榮發展,金屬桶、罐的花色品種也在不斷更新,產品造型各異,更加美觀。上海寶翼制罐有限公司用寶鋼生產的專用馬口鐵生產兩片罐取得了成功,1999年生產量是4億只,2000年達到8億只。另外,食品罐頭所用的密封蓋已用大開口易拉蓋和旋開蓋代替,解決了“罐頭好吃蓋難開”的老大難問題。采用二次冷軋馬口鐵生產真空安全蓋也是一項新技術。我國目前一般生產厚度為0.17-0.28mm的馬口鐵,現有的馬口鐵生產廠家正在研制超薄而硬度高的馬口鐵,但需要一定時間和引進設備技術。
整個行業應該有加入WTO的緊迫感,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樹立國產名牌產品形象。同時,以龍頭企業為基礎組織企業集團,采取加盟和松散組合的辦法或強強合作,以增強國內金屬容器包裝企業的競爭實力。
其次,鞏固現有的名牌產品。目前國內生產的兩片罐、三片罐、氣霧罐,產品質量絕大部分已趕上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如杭州中糧美特的金屬印刷質量在印鐵行業中已處于**地位。今后,我們還應在已達國際水平的基礎上,盡快推動ISO 9000國際質量認證,以便加強國內金屬容器包裝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再次,要與重視產品競爭一樣重視人才的競爭。沒有高素質的人才,就難以提高產品質量和實行科學化的企業管理。因此,我們必須加速引進人才,同時對原有素質較低的職工采取短期培訓和高校深造相結合的辦法,提高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2003年金屬包裝行業潛力很大。中國金屬包裝的最大用戶是食品工業,其次是化工產品,此外,化妝品和藥品也占一定的比例。隨著中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人民消費繼續增長,下游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拉動金屬包裝行業走出低谷。當前飲料行業發展迅速,品牌備出,二片罐、三片罐占有優勢,如金屬包裝的啤酒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由原來所占比重不足4%,提高到現在的5%以上。現在,我國易拉罐年人均消費6罐,而美國年人均消費已達380罐,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我國金屬罐會有極大的發展前途。食品罐頭、飲料、油脂化工、石油制品、醫藥、化妝品等行業對金屬桶罐的需求將成倍增長。2001年金屬包裝制品總產量已達205萬噸,預計到2005年可達到288萬噸。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定再次迎來金屬包裝行業新的春天。
摘自食品商務網